找到相关内容387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李炳南答: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,在理论上,虽然说的过去,事实上就有些费讲,还请用浅的说法证明。(顾凤英)

    问: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,在理论上,虽然说的过去,事实上就有些费讲,还请用浅的说法证明。(顾凤英)   李炳南答:钟与石,皆矿质,无情之物也。岂不闻汉书载‘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’。梵典载‘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’。彼既能圣气感通,应响而首肯,何不能圆智而证道耶?如认为果不能已,试思木雕,泥塑,铜铸,纸绘等体,吾辈日对之膜拜胡为乎’更应知万法唯心,有心无境,空色不二,心境圆融,斯问题则迎刃而解矣。

    李炳南

    |析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035512814.html
  • 佛光山达拉斯协会举办“2008年松鹤营文化之旅”活动

      2008年4月12日,佛光山达拉斯协会达福分会及布兰诺分会联合主办“2008年松鹤营文化之旅”活动,由达拉斯协会会长林慧萍、达福分会会长梁丽蓉带领近50位50岁以上长者,并邀请达拉斯讲堂依松法师、满隆法师、如定法师一同前往达拉斯亚洲艺术馆参观,馆方安排三位导览义工做说明。   满隆法师以“老年不是年龄,而是心境;老人不是身体,而是心灵”一语,向大众开示“如何做一个可爱的老人”,满隆法师表示...

    佚名

    |活动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14224222766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阅经功德与诵经功德是否一样?

    如本法师答:阅之义含有对文而看,检看的意思。诵之义含有大声的读,背熟称诵的意思。故其两者之作用,略有差别;阅经就是看经,检看经文,进而思惟经文,以达成体解法义。诵经就是大声的读经文、背诵,著重一心(梵语eka-citta)之定。 这须视两者之心境所作所为而定,不得一概而论,因为阅经与诵经所起的变化与作用,的确不可思议,有些人因阅览经文而开悟者,亦有人诵经得开悟,其境界层出不穷,而非

    如本法师

    因果|生活|学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3/20100325349.html
  • 问:念念分明的观照有必要吗?

    修行要念念分明,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,这样的观照有必要吗?我们说活在当下,保持清明的心境,并不是无所作为。而是在做每件事的时候,包括工作、学习,乃至吃饭、走路时,都能念念分明。禅宗有这样一句话,叫做“搬柴及运水,神通并妙用”。活在当下、念念分明的禅修,能使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,心不会粘著其上,从而培养“心无所住”的能力,培养从容应对的平常心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84477861.html
  • 重庆华岩寺举行驱瘟消灾法会

    中国佛网讯:5月12日9时30分 重庆华岩寺为期三天的驱瘟消灾法会正式开始,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亲自主法。 近日甲型H1N1流感(猪流感)疫情传播迅速,四川成都已发现一例确诊病例。世人心境受到影响,惶恐不安之情俱增,情况令人担忧。道坚法师通过举办此次法会,希望仰仗佛力加持,结合法师及两序大众的心力,求得感应,疫祸消除。祈愿国泰民安,福慧增长。

    佚名

    |重庆华岩寺驱瘟消灾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5/13312779334.html
  • 痛哭之后心情反而更恶劣多有心理疾病

    来源:健康养生网     2009-6-23 7:39:47 美国和荷兰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,他们详细记录了人们3000多次哭泣经历,结果显示,1/3的参与实验者哭过之后情绪没有改善,1/10参与实验者痛哭之后心理心情反而更恶劣。   研究发现,哭对有焦虑问题的人、有抑郁或躁狂心境障碍的人不会有太大调节作用;另外,对情感麻木、不能表述情感的“述情障碍者”,越哭则会越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1451098451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‘心能转物即同如来’,是何义?

    如本法师答:这是出自楞严经的一段经文,释迦牟尼佛(梵语Sakya-muni buddha)证成无上菩提,将其心境一一表露无余,这是心地解脱的意境。 物乃指著五欲(梵语panca kamah)六尘(梵语sad visayah),山河大地,乃至人事物也。修行者的心地不被外物所感动,自性即如如,如如之性即如来。六道众生不得解脱三界,就是见境生心,思物染尘,不得自性自在,被外物所牵制,因此心地被物所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612549475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念佛求生净土是消极还是积极?是大乘还是小乘?

    问: 念佛求生净土是消极还是积极?是大乘还是小乘? 如本法师答: 念佛者求生西方净土,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消极,而且似乎小乘心境一般;但若深入理会念佛者所学的法门看来,事实就并不如然,以...大师,一生办幻化佛事,做水月道场,安僧立众,毕生弘宗演教,一一展露其悲愿雄厚以广度群伦,正能表现求生净土的行者之心境一二。   对个人求生净土而言,自度自利,是消极小乘;对利益度众生而言,度人利他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弥勒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054111418.html
  • 风月无边茶一杯

    心境,才能映出纯净的无边风月。反之,永远也感受不到美。以醇茶喻心,这是两位大师的禅话。   许多的美,用画卷和文字都是无法表述的。不过还是有了那么多的文辞诗画。而诗画清浊高下,全随诗画者的心境而定。这心境并非瞬间的情绪好坏,而是一个人的境界。所以才有了“诗仙”、“诗圣”、“诗佛”、“书圣”、“画圣”之说。   只是当我们在读而且是很努力地在读那些作品时,我们同样只能以心去感受诗人的心境,而无法以语言...

    凉亭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5757343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解决什么(济群法师开示)

    健康与否,又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苦乐。古人云:风月无今古,情怀各相异。便是说明这个道理。风与月永远是那样,但人们心境不同,所产生的感觉往往大异其趣。原因是什么呢?因为我们所谓的快乐,除了外在顺境这个因素,还...;而看书写作者,因为坐的时间长了,觉得厌倦。看来一个人的快乐与否,实在不能从表面看,只有当事人才是最清楚的。  拥有健康心境,是建立快乐幸福的根本。一个人倘若心境不好,有钱痛苦,没钱也痛苦;有地位痛苦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70978523.html